印度前司令与西点军校主任:辛杜尔行动是1971年以来最伟大的胜利

2025年5月,印度总理莫迪与内阁成员围坐享用咖喱羊肉手抓饭,庆祝“辛杜尔行动”的“伟大胜利”。 这场持续仅4天的印巴冲突被官方宣传为“1971年以来最辉煌战绩”:宣称击落巴方导弹、用哨所当“诱饵”保首都、靠断电让巴军“打不准目标”。 但国际观察家发现,印度阵风战机被击落、导弹误炸自家领土、平民伤亡激增。 而莫迪政府一边免费发放咖喱饭动员民众狂欢,一边紧急筹备“下一次战争”——这场“胜利”的真相,远比咖喱味更呛人。

一、庆功宴上的“四大胜利”,藏着多少水分?

印度内阁的庆功早餐会上,空军司令辛格元帅宣布了“辛杜尔行动”的四大战果。

第一项是“空中神话”:号称用法国阵风战机拦截了巴基斯坦“至少8枚导弹”,并强调巴方导弹“不敢进入印度领空”。 但巴基斯坦军方随后公布证据:击落6架印度战机,其中3架是单价2.5亿美元的阵风,残骸全部落在印度境内。 更尴尬的是,印度西部空域在冲突后期连续72小时未见战机升空,所谓“制空权”实为停飞避战。

第二项“战略诱饵”堪称荒诞:印度自曝用数十个哨所和旅指挥中心作“诱饵”,故意让巴军摧毁。 这些“诱饵”导致印军至少217名士兵死亡,却被称为“保护新德里的妙计”。 而莫迪宣称“巴方平民伤亡更大”,但联合国报告显示:印度对巴平民区的导弹袭击造成400余人伤亡,远超印军损失。

第三项“断电神操作”暴露混乱:为防巴军瞄准城市,印度主动切断新德里等大城市的电力。 结果巴军导弹确实没打中民用目标,却精准炸毁了印军7处弹药库和2套俄制S-400防空系统。 印度股市的“连日上涨”也在外资恐慌性撤离后暴跌,单日蒸发120亿美元。

第四项“海军威慑”更像摆拍:印度声称航母“稍作启动”就吓得巴军派出4艘中国造054AP护卫舰。 但卫星图像显示,印度航母全程停泊在港口,而巴方护卫舰实为保护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项目,与印度航母毫无交集。

二、“国产武器神话”被击落的进口战机戳破

莫迪政府极力鼓吹“印度制造”的战场统治力:阿卡什防空导弹、布拉莫斯巡航导弹、国产无人机被称作“制胜关键”。 但战场数据直接打脸——所有被击落的印度战机全是进口货:3架法国阵风、2架俄罗斯苏-30MKI、1架以色列苍鹭无人机。 国产光辉战斗机全程躲在2000公里外的基地,根本未参战。

印度吹嘘“摧毁巴方9处恐怖营地”,但现场记者调查发现,所谓“营地”实际是废弃学校和民房。 更讽刺的是,印度发射的12枚地对地导弹中,6枚因技术故障在自家领土爆炸,误伤3个村庄。 特朗普怒批这种行动“可耻”,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员则质问:“用导弹打稻草人,也算反恐? ”

三、国际反应:以色列送掌声,中美冷眼旁观
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
印度的“胜利叙事”在国际社会遭遇冰火两重天。 以色列第一时间力挺,外长在推特发文:“支持印度自卫权! 恐怖分子无处可藏! ”这种支持背后是以色列军火商的盘算——冲突期间,印度紧急追加了12亿美元导弹订单。

土耳其则直接站队巴基斯坦,总统埃尔多安亲赴伊斯兰堡声援,并送去土耳其无人机。 美国态度暧昧:特朗普骂印度“可耻”,但五角大楼却默许洛马公司向印提供导弹零件。 中俄的反应更微妙:中国只呼吁“双方克制”,俄罗斯沉默数日后才敷衍表态“支持反恐”,被印媒抱怨“不够兄弟”。

真正让印度难堪的是“沉默的大国”。 中美始终未承认印度的“胜利”,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报告点破关键:“印度未能改变克什米尔现状,却暴露了后勤短板——边境公路不足导致坦克拥堵,士兵啃过期军粮。 ”

四、免费咖喱饭背后的国内动员术

为让全民沉浸“胜利氛围”,莫迪政府启动为期10天的“国旗游行”:摩托车队巡游、集体瑜伽、免费咖喱饭派发。 内阁文件要求:“有条件的邦加羊肉,没条件的加青菜,务必让民众吃饱庆祝”。

这种狂欢掩盖着尖锐矛盾。 印度反对党国大党揭露:政府挪用1300万吨战略储备小麦做免费咖喱饭,导致粮价暴涨。 而在克什米尔前线,士兵家属抗议“诱饵战术让士兵送死”;被导弹误伤的村民举着残骸质问:“这就是国产导弹的威力? ”

莫迪的真正目标,是2025年大选。 人民党在社交平台发起“印度复仇”话题,播放量超48亿次。 但当退役军官阿比吉特在电视节目质疑“战损比例失衡”时,节目遭紧急停播,本人被扣上“煽动叛乱”罪名。

五、巴军反击:红旗-9立大功,核弹头数字意外曝光

面对印度攻势,巴基斯坦的应对让西方意外。 巴军中国造红旗-9P防空系统拦截了印度7枚巡航导弹,残骸照片在推特疯传。 歼-10CE战机更在边境击落一架阵风,飞行员弹射后被俘。 这些战果刺激印度网民怒骂:“国产导弹不如中国二手货! ”

最震撼的回应来自巴方交通部长。 他在记者会“手滑”展示的PPT中,意外泄露巴军核弹头数量:130枚处于战备状态,远超印度预估的90枚。 五角大楼连夜修改南亚核风险评估,标注“巴方核反击门槛可能降低”。

而印度寄予厚望的“断水威慑”——暂停《印度河用水条约》,反而伤及自身。巴基斯坦从中国紧急引进海水淡化技术,印度农民却因水源分配混乱爆发抗议,旁遮普邦5000人冲击水利部:“军队赢了面子,我们没了活路! ”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