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心童半决赛再失利,关键时刻心态失衡,囧哥稳定晋级

台球房的灯光打下来,球桌上的绿毡,空气里还浮着某种紧绷感。观众席上人头微微晃动,有人翘首等待结局。这天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半决赛第二场,赵心童和囧哥凯伦·威尔逊,气氛格外不一般。两个人,世界排名摆在那里,球迷的期待也压在心头,说热闹也不激烈,说紧张也没那种满场“咬牙切齿”的拉锯,不过总是让人坐不住。

下午第一阶段,赵心童拿下一分微弱优势,5-4。这种比分最让人忐忑——领先但没松口气,对手也够近,一切变数都在路上。晚上二阶段一开局节奏就变了,赵心童开场被囧哥直接冲了四局,连丢4局,比分瞬间拉开。场面安静,赵心童防守做得不够狠,解球送了机会——囧哥瞅准秒补,不用多想,连鞭就送到赵心童头上。你说运气,更多还是经验和临场心态,主动权溜走,看着也有点无力。

第14局,开球稳坐,观众都找不到破绽。赵心童左底袋打进后直接黑球打丢,1分算个开门红,接下来囧哥长台进攻,轮番上手。三次捡漏球,第4次机会又进袋,这局球谁都能看出来,赵心童全靠对方失误才能回头,可囧哥没有给。他每次下杆,步伐踩得都不慌,分数一点一点堆起来,场外没人吭声。单杆拿分不高,但稳定。赵心童连续三次给机会都没把握住,最后面对超分无奈认输。

观众席隔着屏幕刷弹幕,有人说赵心童心理崩了,有人讲囧哥打球太狠。数据列出来,囧哥这局拿下5连鞭领先到9-5,气势早已压过。

转到第15局,局面更明显了。赵心童防守掉粉球再送6分,这时候连他自己动作都变得有点急,很难找回状态。囧哥抓住机会,逐步扩大分差,单杆48分后70多分稳稳到手,赵心童努力两次上手各拿一点但母球跑位又掉袋,比赛气氛低落下来。最后一个红球进袋后,赵心童认输,观众眼里的希望顿时熄了火。囧哥6连鞭一波未停,比分锁死在10-5。晋级,干脆利落。

回过头去看,赵心童整个晚场,被连续打击后状态全无。下午还有两杆破百,打得飞起,可晚场低级失误重复出现,心态一乱,技术动作都有犹豫。 数据摆出来,赵心童全场四杆50+、两杆破百,这种表现对很多球手来说都算高水平,可跟囧哥7杆50+、一杆破百比,那边稳定压制把握机会的能力直接给出答案。每个局分一拉大,心态变化能感觉到,越急越想追分,越容易出错。现场观众屏息,人们讨论最多的就是——赵心童大赛的节奏总有点拉跨,半决赛又一次倒下。

再说囧哥。打球干脆,出杆一气呵成。他其实不是那种球风很张扬的类型,但每次落位到手就能得分,技术细节很少失误,不给对方空子。上半场被赵心童牵着走,落后一局,但下半场完全控场,真不是靠某一杆或者运气,就是节奏。每次上手就能牵着比分走,台边解球、远台转换都基本无瑕疵。要多狠有多狠,要多稳有多稳。观众席甚至有人说,这感觉像在看一台稳到无情的机器。

赵心童这场球最让人唏嘘的地方就在于,他明明打出过两个百杆,状态在的,奈何关键节点掉链子,心态还是不过关。丁俊晖定律这种说法,其实外界调侃居多,说白了就是中国球手天赋和水平具备,但越到半决赛、决赛,经常止步,难以摘冠。赵心童这场又一次验证了这个理论,纵观前几次大赛,情况近乎一模一样,“打得好但没结果”。网民说“丁俊晖输球有赵心童、赵心童出局有丁俊晖的影子”,谁看谁共鸣。

现场退场时有人在感叹,赵心童确实已经比从前更果断,也算拼了,可那一波连丢6局的崩盘,怎么都解释不通。打进四强,就是到了决胜时刻突然熄火,士气与经验还差点意思。囧哥的晋级无悬念,这种比赛其实看起来比较残酷——实力差距在稳定性,而不是单局爆发。

球员通道外,有记者追问赵心童,自己摇头,多说无益。囧哥接受采访,只淡淡一句:今天是属于我的日子,明天继续往前看。网上直播间弹幕刷起来:又见丁俊晖定律,什么时候能有人打破。说到底,赵心童输球更多是心态难过坎儿,技术在,细节拼不过对手,说运气也好,说大赛经验也行,这种僵局反反复复出现。

卡特坐在决赛对面观战席,面色专注,没人敢小看。他稳扎稳打,从未低估任何对手。囧哥这一状态,打决赛,胜算多几成。赵心童离场,没有不甘,也没有太多遗憾,整场球其实气氛不燥,数据看着豪华,结局又一次写满现实。

事实上,真正的高手,不光能百杆高分,还能在失误时稳住心态,不被对手节奏牵着走。赵心童这场,亮点全都在前半程,后程就完全被按在地上摩擦。囧哥,每一步棋都落在对方呼吸上,让人能呼吸但喘不过气。

这样的半决赛,看似没有悬念,但每一局里的细节、每一颗球的落点,每一次对局后的沉默,都藏着年轻球员成长的代价。

赵心童的出局,丁俊晖定律再添注脚。球迷还会继续期待,究竟哪一天,这个定律能被谁亲手终结?
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