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之内三个“大动作” 美日韩在算计什么?
美日韩联合军演亮出B-52H,三国协作剑指何方?
7月11日,美日韩在韩国济州岛南部展开联合空中演习,美军B-52H战略轰炸机今年首次现身朝鲜半岛。同一天,三国总参谋长会议和外长会议同步举行,议题直指“地区威慑力”和“高新核心技术合作”。一天之内,军事、外交双线联动,动作密集且高调,背后的战略意图耐人寻味。
B-52H亮相:威慑还是挑衅?
B-52H战略轰炸机并非新锐武器,却是美国核威慑的“老牌象征”。续航1.6万公里、载弹量31吨,既能投核弹又可发射巡航导弹。湖南师范大学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指出,它的出现传递双重信号:一是展示武力存在,二是演练实战突击能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月三国联合空演并未出动B-52H,此次升级显然有意加码施压。结合朝鲜近期导弹试射频繁,美日韩的针对性不言而喻。但将矛头仅指向朝鲜或许过于简单——B-52H的航程足以覆盖东亚多国关键目标,其威慑半径远超半岛范围。
总参谋长会议:重塑“小北约”威慑链
在首尔举行的三国总参谋长会议上,美军将领丹·凯恩直言“重塑威慑体系是核心任务”,韩日军方高层则附和强化协作。这种措辞与北约东扩的叙事高度相似,暴露出美国试图在亚太复制“集体安全”模式的野心。
亚太地缘格局远比欧洲复杂。冷战后的东亚以经济合作为主线,而美国强推军事同盟化,无异于给地区稳定埋雷。滕建群犀利点破:“美国需要树立一个‘威胁’,才能让盟友甘愿绑上战车。”
外长会“科技合作”暗藏玄机
同日举行的三国外长会,议题从安全延伸到能源、AI、供应链等领域。表面看是经济合作,实则暗含技术围堵。美国拉拢日韩打造“小院高墙”,试图在关键领域孤立中国,早已是公开的秘密。
但日韩并非铁板一块。韩国半导体产业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超60%,日本车企在华份额举足轻重。若盲目跟随美国“脱钩断链”,代价将由盟友自行承担。这种合作能走多远,仍需打上问号。
亚太不需要“新冷战剧本”
美日韩的联合秀肌肉,本质是美国霸权焦虑的投射。当欧洲深陷俄乌冲突,美国急于在亚太巩固阵营对抗,却忽略了地区国家最渴求的是发展而非选边站。
中国作为亚太经济引擎,始终倡导开放共赢。2023年东盟国家与中国贸易额突破6.4万亿美元,是美日韩三国总和的两倍。数据证明,合作而非对抗才是民心所向。美国若执意将冷战思维强加于亚太,最终只会发现:盟友的脚,永远比嘴诚实。
一场军演、两场会议,暴露了谁的野心?又透支了谁的信任?
#美日韩军演 #B52H战略轰炸机 #亚太局势 #科技围堵 #冷战思维
最新资讯
- 2025-07-312025全国(U21)青年篮球锦标赛爆发冲突 办赛机构:正在处理,肯定有处罚
- 2025-07-31济南唯一!“历二女足”入选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
- 2025-07-31“浙BA”最新赛制公布!
- 2025-07-30韩国女子组合FIFTY FIFTY起诉经纪公司代表渎职
- 2025-07-30李玟姐姐回应《好声音》事件 称网传视频属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