歼-10CE再失订单?美洲客户放弃的真实考量

歼-10CE出口遇冷,真被“卡脖子”还是另有隐情?哥伦比亚、埃及、印尼这些国家嘴上说“想要”,转身却买了欧美战机,背后到底是谁在搅局?印巴空战中大放异彩的中国王牌战机,为何在国际市场叫好不叫座?是价格太贵、技术太超前,还是某些国家的手伸得太长?

哥伦比亚空军司令卡洛斯·席尔瓦今年4月还信誓旦旦要买瑞典“鹰狮”,转头欧洲媒体就放风“看上歼-10CE”,这变脸速度比南美的天气还快。仔细扒皮才发现,这招叫“借中国压价”——美国一瞪眼,哥伦比亚立马缩回脖子,9月就要签“鹰狮”合同。南美国家买武器?说到底还得看华盛顿脸色。

歼-10CE的困境像极了学霸找工作——本事够硬,但雇主用不起。巴基斯坦拿到的“友情价”都要7000万美元一架,日常维护成本更是个无底洞。超视距空战?全球能玩转的国家一只手数得过来。印度“阵风”被霹雳-15E在180公里外点名,可这技术给非洲国家怕是连雷达开机键都找不着。枭龙卖得火不是没道理:4000万美金还包教包会,性价比碾压高端货。

埃及的订单更是一面照妖镜。去年刚和中国签完军贸大单,转头就追加12架法国“阵风”。阿联酋、沙特这些土豪宁可买F-35也不碰歼-10CE,真以为是技术问题?中东油霸们的算盘打得精——战机要配政治保险,白宫不点头,再好的装备也难进海湾。

距离才是硬伤。从中国飞哥伦比亚得绕半个地球,中途加油都得求人。对比美军在巴拿马的军事基地,咱们的远洋保障体系还在蹒跚学步。当年卖坦桑尼亚59式坦克都能被西方媒体炒成“输出革命”,现在想往美国后院塞先进战机?门都没有。

最扎心的是需求错配。第三世界国家要的是能吓唬邻国的“门面装备”,歼-10CE这种专克高端战机的利器,放他们手里纯属大炮打蚊子。看看印尼的F-15EX、孟加拉的米格-35,买的哪是武器?分明是站队投名状。

军火市场从来不是单纯的买卖,歼-10CE的遭遇给咱提了个醒:卖武器光有性能不够,得算政治账、地缘账。哪天055大驱能全球巡航,福建舰停靠里约热内卢,才是中国战机真正“出海”之时。现在?让子弹再飞会儿。
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
最新资讯